下滑的业绩,巨额的分红,华为现在的处境究竟如何?
2022年2月27日,一场备受期待的盛事即将拉开帷幕,华为智慧办公春季发布会即将于当晚9点30分正式举行。然而,这次发布会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,但他们的焦点不在于华为办公产品的详细情况,也不在于它在智能领域的科技水平。因为所有人都只想知道两个关注已久的问题:华为手机现在怎样了?华为公司到底怎样了?
然而,回溯到过去,华为公司已经面临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,这些挑战让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备受考验。2019年4月,曾经是华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的谷歌,因美国政府的禁令拒绝继续向华为提供谷歌GMS服务。这一决定对于华为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产生了沉重的打击,因为对于国外用户来说,GMS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配置。没有了谷歌支持的华为手机在国际市场上陷入了困境。
华为早早地为这种局面做了准备,希望通过推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来应对。他们还与方舟编译器合作,试图避免在国际市场上的溃败。然而,尽管这些努力,华为手机的出货量仍然持续下滑。
然后,2020年5月15日,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项声明,对华为构成了更大的威胁。美国不仅全面限制了华为购买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,还要求海外企业不得向华为供货,除非经过美国政府批准。这一系列措施于2020年9月15日正式生效,给华为留下了短短的3个月来应对这一变局。华为曾引以为傲的麒麟芯片因受到禁售令的限制而面临难产,这对一家手机企业来说就像是致命的打击。
在这个困境中,华为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,他们加班加点地研发芯片,同时引入联发科和骁龙芯片以解决紧急需求。然而,尽管这些无奈之举,却无法扭转华为在全球市场的颓势。2021年发布的华为P50系列只使用了两种芯片:骁龙888和麒麟9000。然而,无论是哪种芯片,其性能都无法令人满意。与其他手机相比,搭载骁龙888芯片的华为P50系列手机甚至不支持5G网络,这在一家最早推出5G智能手机的厂商中显得格外尴尬。
2021年,曾经是全球领先的华为首次退出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前五名。从曾经大写在榜单前列的“HUAWEI”,如今已经默默地消失不见,沦为了“Others”中的一员。华为的海内外市场正在全面失守,而其他手机制造商,如三星、苹果、小米、oppo和vivo,却不断增加了市场份额。
为了确保主品牌手机的芯片供应,华为不得不与自己的子品牌“荣耀”告别。2020年11月17日,华为宣布正式出售荣耀,不再持有任何股份,也不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。然而,一年后,荣耀却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,占据了安卓手机市场份额的首位,蚕食了华为的地盘。
面对如此困境,华为公司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道路,即大额分红。根据华为披露的分红计划,2021年华为每股分红1.58元,总金额将超过500亿元。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争议,因为在企业危机时期,分红通常不是首选的选项。然而,华为历来以高额分红著称,即使在面临制裁等挑战时也如此。
华为的股权激励制度非常复杂,员工可以持有虚拟受限股或TUP(TimeUnit Plan)。对于虚拟受限股,员工需要购买股份,而TUP则由公司根据岗位、级别和绩效分配。这些分红不仅是对员工的激励,也是一种稳定军心的方式,因为员工离开公司时,华为必须回购这些股票,这会导致大量现金流出。
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,华为仍然坚定地前行。虽然手机业务遭受重创,但华为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。然而
然而,尽管在手机业务方面遭受了沉重打击,华为在其他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并没有停滞不前。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,我们会发现这家公司在面对各种挑战时,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。
华为的创业之路可以追溯到1987年,当时他们主要从事固网领域的业务。然而,在1998年至1999年的500天时间里,华为实现了从固网领域向GSM移动通信领域的战略转型。这一成功的转型为华为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,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面对目前的困境,华为是否会再次选择战略转移,值得关注。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华为的未来走向,但华为的历史表明,他们有能力创造新的奇迹。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,华为的使命是推动数字世界的全面连接,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。这一使命驱使着华为不断前进,不断寻找创新的途径,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不曾放弃。
从1987年的创立到如今,华为已经经历了数次的起伏与挑战。尽管曾一度面临着严峻的局面,但华为总是能够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,战胜种种困难,继续前行。而在当前的逆境中,华为选择大额分红的举措,或许正是为了稳定内部士气,凝聚员工的力量,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。
无论未来走向如何,华为都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,不断寻找突破口,为全球数字化进程做出更多贡献。就像华为曾经成功地完成从固网到移动通信的战略转型一样,我们有理由相信,华为将在未来找到新的增长点,再次创造出引人瞩目的业绩